最新刊期

    2019 32 5

      综述

    • 于靖,孙莺,王鹏,陈鹏,张永刚
      2019, 32(5): 1-8.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1
      摘要: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的天然纳米材料,具有纯度高、聚合度高、结晶度高、持水性好、长径比大等优点,可通过多种方法与高分子复合,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改性以提高纳米纤维与高分子界面相容性及纳米纤维在高分子中分散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拓宽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改性机理、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和潜在应用。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改性;制备方法;性能   
      10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25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李亮亮,孙鑫,陈涛,田瑶珠
      2019, 32(5): 9-14.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2
      摘要: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接着指出碳纳米管的优势与缺陷,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碳结构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以及导热等性能;但碳纳米管表面缺少活性基团、分散性差、加工困难,限制了其应用。然后介绍了芳纶纤维的种类与性能,引出芳纶纤维对碳纳米管改性的机理,综述了三种芳纶纤维对碳纳米管改性的三种物理方法和一种化学方法,对所得到的新材料的性能也做了一定的分析。最后,展望了纤维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碳纳米管;芳纶纤维;改性   
      9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2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周彦芳,焦晨婕,谢刚,钟荣
      2019, 32(5): 15-22.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3
      摘要: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是结构最简单的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BP的合成路线简单,是价格最便宜的一种光引发剂。但是,它具有活性低、光固化速率较慢、易发生黄变等缺点。为了解决二苯甲酮自身的缺点并发挥它的优点,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品种及其性能不断创新、成熟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本文将介绍近几年来科学家研发出的新型二苯甲酮类大分子光引发剂、可聚合光引发剂、水性光引发剂、混杂型光引发剂,并综述它们的研究进展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光固化涂料;光引发剂;二苯甲酮   
      10
      |
      17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2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刘志朋,吴军,孙争光,王龙海,张玉红
      2019, 32(5): 23-36.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4
      摘要:超支化有机硅一般具有三维结构,分子与分子之间基本不出现链缠结,使其宏观上表现出低粘度、高反应活性、高溶解性等特性。超支化有机硅因制备方法较简单、成本较低、可规模化生产、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超支化有机硅功能高分子的制备,包括超支化聚硅氧烷、聚碳硅烷、聚硅烷以及含杂原子的超支化有机硅的制备,重点总结了超支化有机硅功能高分子在催化剂载体、生物医药材料、耐热材料、陶瓷前驱体以及光电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超支化有机硅功能高分子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超支化;有机硅;功能高分子;聚硅氧烷;聚碳硅烷;聚硅烷   
      7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2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张云奎,韩晓倩,丁其维,李海艳,贾福祥,张新财,董兆强,高雨,张晶晶,刘振学
      2019, 32(5): 37-42.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5
      摘要:聚1-丁烯(PB-1)具有突出的抗蠕变性、耐热性、耐磨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具有“塑料黄金”的美誉,被广泛应用于薄膜、薄板、管材、密封胶等领域。然而,与其它聚烯烃材料相比,PB-1的成本较高,且其晶型转变速率十分缓慢,室温下需静置7~10天才能完成从热力学不稳定的Ⅱ晶型向热力学稳定的Ⅰ晶型的转变,这就提高了成型加工的难度。近年来,为降低PB-1的生产成本及改善其性能,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尝试对PB-1进行物理改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介绍了聚1-丁烯在物理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共混改性和填充改性,并对PB-1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1-丁烯;物理改性;共混;填充   
      8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25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赵瑞,郑欣钰,任杰,唐晓旻,龙雨,郑怀礼
      2019, 32(5): 43-50.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6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新型低成本、环保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壳聚糖也具有酸溶性、机械强度低、官能团数量有限、水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故壳聚糖一般需要进行改性处理。本文介绍了壳聚糖化学改性方法中交联和接枝的最新研究进展。交联能够改善壳聚糖的酸溶性缺点,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环氧氯丙烷、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聚磷酸盐等;针对壳聚糖水处理效果差的缺点采用接枝法。接枝的官能团包括氨基、羧基、烷基等,但小分子单体的官能团数量有限,可采用聚合物接枝来大幅度提高水处理的效果。聚合物接枝是一种较新,成本低,能够大量引入官能团的改性方法,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改性;交联;接枝;戊二醛;聚合物接枝   
      7
      |
      1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5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研究简报

    • 颜慧贤,魏茂金,姚豪杰
      2019, 32(5): 51-58.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7
      摘要:粘附于弹性基底的光热敏感凝胶薄膜-基底结构广泛应用于微机械、生物传感器和促动器等领域。当光强或温度变化时,光热响应凝胶膜发生溶胀,由于基底的限制作用,凝胶膜中存在的压应力可能使凝胶膜发生起皱失稳。基于光热敏感凝胶溶胀大变形理论与冯卡门几何非线性薄板理论,本文对膜-基结构光热敏感凝胶膜起皱失稳机理进行分析,计算了不同光强、温度、溶剂化学势及刚度系数条件下凝胶膜起皱的临界波长和临界应力。结果表明:当环境的光强和温度相同时,溶剂的化学势越大,光热敏感凝胶膜起皱的临界应力越大;当溶剂的化学势相同时,环境的光强越强,温度越高,临界应力越大;在环境温度和光强相同的情况下,光热敏感凝胶膜-基底结构的刚度系数越小,起皱时的临界波长越大;在刚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环境温度越低,光强越弱,起皱临界波长越小。  
      关键词:光热敏感凝胶;薄膜-基底结构;起皱;临界波长;临界应力   
      6
      |
      1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5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张芬萍,马晓峰,罗振扬,徐桂明,朱丽珺
      2019, 32(5): 59-64.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08
      摘要:石墨烯具备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仅添加少量的石墨烯就能使聚合物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尼龙6(PA6)和尼龙6/氨基化石墨烯(PA6/AG)复合材料的晶型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氨基化石墨烯(AG)加入前后,PA6的晶型没有发生明显转变,且Avrami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PA6和PA6/AG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氨基化石墨烯在尼龙6结晶过程中起着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  
      关键词:原位聚合;尼龙6;氨基化石墨烯;非等温结晶   
      6
      |
      1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王媛媛,苏立强,张慧洁,韩爽,翟明翬
      2019, 32(5): 65-70.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5.009
      摘要:以烯唑醇为模板分子,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为39.3mg/g,非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为14.5mg/g;并通过电镜分析对印迹聚合物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分散性好。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填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苹果中残留烯唑醇进行分析。在优化的条件下,烯唑醇检出限为1.64 × 10-3 mg/kg;回收率为93.2%~100.3%;该柱与常用的C18柱相比,富集与净化效果更好。  
      关键词:分子印迹;烯唑醇;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4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教学

    • 杨继年,宣自月,崔蓬,蒋汇仁
      2019, 32(5): 71-76.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10
      摘要:基于专业认证中能力培养的导向,设计了一组创新型综合实验——“PLA/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发泡性能”。要求学生在认真分析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并明确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设计并优化了实验方案,成功地制备了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且界面结合良好的PLA/Fe3O4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其界面结合、分子量以及微波加热发泡能力。通过建立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相并重、能够贯穿整个实验进程的创新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最终实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关键词:能力导向;实验教学;聚乳酸;原位聚合;微波发泡   
      8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5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 李国平,王晓青,罗运军,李晓萌
      2019, 32(5): 77-80. DOI: 10.14028/j.cnki.1003-3726.2019.05.011
      摘要:高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影响高分子性质的重要参数,是《高分子物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提出了以此知识点为例的举一反三教学法,首先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举一”,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高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表征方法及其原理;然后精心准备三道例题,从易到难,要求对归纳出的知识点进行比较、类推、联想等才能够正确解答。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和灵活使用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训练目的。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课后作业也采用“反三”模式,自问自答,学生出题的种类多且质量较高,反映出该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分子物理;举一反三教学法;类推思维能力   
      9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961936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9-02
    0